姓名: | 姚绍龙 | |
领域: |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运营管理 企业文化 | |
地点: | 广东 广州 | |
签名: |
- 博客等级:
- 博客积分:4562
- 博客访问:14324754
在中国式管理中,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,管理者似乎永远都喜欢治标而不治本,永远都在关注问题表现而不是本质,永远都在问题发生之后才会去重视问题,解决问题永远都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,永远都在大火烧起来后才忙于救火,永远都是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才会去排查,管理者永远被问题牵着鼻子走,几乎不会有人去“防患于未然”,所以,中国的管理者永远都在忙,但却永远解决不了问题,永远是简单问题经常犯,好似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管理者的能耐。 比方说中国式禁烟,管理者不禁香烟的生产和销售,却跑去后端“禁吸”,这能禁得了烟吗?再说中国式“禁补课”,管理者不去设法转变机制改善教学思维提升老师能力,也不去改变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,不去解决家长望子成龙的忧虑,却在后端一刀切的不让补课,真不知脑袋少了那根玄?至于房价就不用说了,管理者不去解决高税赋、高地价和高GDP思维,反而不顾市场需求在市场末端去“禁售”,所以房价至今难降,就是降了也将付出惨重代价!治理交通拥堵也一样,校车问题也一样,因为管理思维上的偏差,最后大都只能不了了之。
受这种思维的影响,在“中国式用工荒”中,媒体、政府、企业等一股脑儿地把精力和资源都关注在怎样招聘上,各种各样的招聘会一浪盖过一浪,政府组织的、社会机构组织的、学校组织的都搞得不亦乐乎,可是市场却并不领情,用工荒反而是愈演愈烈,以前是“珠三角荒”、“长三角荒”,现在是“全国都荒”,湖北江西反倒跑到广东来招工,“用工荒”不但没有得到遏制,反而是“没有最荒只有更荒”。前几天,我看到海信科龙的HR高层、总办主任等在媒体陪同下,在当地政府组织下到外地上演一场招聘秀,但结果却仅仅招聘了3个人;正月初十,我去一家客户企业拜访,见到这家颇具规模的企业上至董事长、总经理,下至各部门主管、人事部等几乎全体连续几天出动摆摊招聘,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!
所有这些,其实都是我们的思维出了偏差所致!因为媒体也好、政府也罢、企业也一样,关注的都只是“用工荒”的表象,而忽略了其本质。重视的都只是招聘之“道”,忽略的是用人留人之“术”,关注的是不择手段去招人,而很少重视怎样育人、用人和留人。很多规模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充其量也只是个招聘部,HR总监最多也就只是一个招聘主管,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开发职能根本就无从发挥。
其实,在年复一年的“中国式用工荒”中,缺工的企业永远都在缺工,应对的方法也永远只是涨工资和扣奖金和不择手段搞招聘这三种。可是任何企业,成本都是有限的,但是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,你就是涨到一万元照样还是有人嫌工资低,没有利润的企业还能有竞争力吸引力吗?至于有的企业采取扣奖金方式而留人而言,这就是一种下三滥的手法,于留人根本无补,更不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,反而效果会适得其反!站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角度,长期招工的企业肯定不是好企业,一方面说明你的企业人员流失快,另一方面则说明,你的企业最多也只是一个血汗工厂。
解决用工荒的必先调整管理思维!一个明智的管理者,应该透过问题现象看本质,应该运用系统思维,建立长效管理机制。解决问题更应该标本兼治,而绝不是避重就轻,头痛医头。作为企业而言,首先应该实施科学管理,以管理创新促使工艺创新,全面提升工人素质和管理绩效,而决不是一味地“以满足员工不合理要求以妥协”,更不能以罚代管或者通过扣发工资奖金来留人。应该通过内部HR体系的建立来建立内部公平公正的文化用保证用好人,留住人。
作为政府而言,应该从实际行动上打破地域歧视或者户籍限制,让外来工能够真正融入当地文化,而决不是喊喊口号、走走过场那么简单,否则,你组织再多的外地招聘也不再有用。作为求职者而言,最应该调整的是把自己挂起来卖的“打土豪” 思维,一个人的价格是靠你的价值决定的,你的价值首先决定你的务实、沉淀和学习。作为媒体而言,更不应该见风就是雨,不要通过渲染“用工荒”来制造“用工慌”,10多亿人口的国度根本不可能缺工!缺工永远只是一种暂时的假象。
中国首席实战型战略绩效专家!传播***前沿的商业思维,提供一流水平的管理咨询服务。 |
一共有 0 条评论
发表评论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